南昌列举网 > 教育培训 > 考研/公务员 > 还在公务员考试路上挣扎看这篇文章的人已经上岸
南昌
[切换城市]

还在公务员考试路上挣扎看这篇文章的人已经上岸

更新时间:2019-11-08 10:53:17 浏览次数:85次
区域: 南昌 > 青山湖 > 青山路
类别:考公务员辅导班
地址:青山湖大道
不知道大家在公考备考过程中,都是否有这样的经历,看到一个题,明明在书上看过这个知识点,有印象,但就是无法想起具体内容或者解题方法了。为什么呢?学习是一个输入的过程,不是你学过了就会了。要把知识化为己有,需要消化的过程,怎么消化呢?请往下看!

如果你能充分利用好时间,用不了那么久,你就能通过考试。

首先我们来分析下公务员考试。

为什么考行测和申论?

行测的主要特点是考题的类型多、量也多,涉及到数学、语文、逻辑、图形、法律、常识等等各个方面,而通常一个题能用的平均时间不超过一分钟。所以行测所考察的能力包括而不局限于以下方面:1.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;2.短时间内思维转换能力;3.法制观念;4知识面;5情商--短时间面对大量的题能够气定神闲是很必要的。

申论有点类似古代的策论,主要是考察材料综合能力、分析能力、文字水平、逻辑水平等。

所以,公务员考试并不是像一些人想的那么没有针对性,因为将来进入公务员序列,上述这些能力都是非常必要的。

其次我们来分析下公务员考试都有哪些类型的考生

据我的观察,大致分为三类:

类:眼高手低型

因为公务员考试的很多题目单个看起来都不是很难,所以部分人会觉得这种考试没什么,因此不会去踏踏实实复习,这一类会成为炮灰。

第二类:畏惧不前型

这一类的考生开始通常做了几套题,发现时间不够用、正确率不高、申论不知道从何入手,因此对于考试产生了畏惧感,再加上生活中、工作中各种事情和情绪干扰,学习效率不高,终也成为了陪考人员。

第三类:踏实进步型

这一类考生每天抽出稳定的时间备考,通过科学的方法提高,在考试前逐步提高,终考出对个人而言能够满意的成绩。

所以,这里给大家打个气:别看每年报考的人很多,实际上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在竞争(三分之一这个数字我没有科学的统计,一个感性的数字,实际上我感觉会比这个数字更小)。

那么,如何在第三类人当中脱颖而出?我有以下建议:

,备考不应太早或太晚。从我和一些朋友的感受总结,人的学习状态是会有起伏的,对于知识的兴奋度也会有条抛物线,所以我觉得,备考不仅是一个学习的过程,也是一个状态调节的过程。我觉得如果能够每天保证稳定的时间,那么三十天已经是不能再长了,当然,再短也不应短于半个月。

第二,不仅对于考试,对于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信心:决定去做,就要做到。在考场上四周围一扫,要有一种其他人都是陪考的气场。

第三,对于行测,建议按照以下步骤提高,这个方法不聪明,没捷径,但是很有效:

1.找3-5套模拟题(千万别做真题,那个是很宝贵的稀缺资源),不计时间做完,做完后按题型统计正确率(excel就可以了),找出自己薄弱的环节(如果全部都薄弱,说实在的我劝您弃考得了)。预计用时:2天。

2.针对薄弱的题型买题库搞题海战术,提高正确率和速度,同时总结分析出适合自己的方法。预计用时:3-5天。

3.在薄弱环节得到提高之后,再找模拟题做2-3套,检验成果,通常在这个阶段应该已经有了大幅度提高。在这个阶段有一项工作很重要,就是掐表分题型记录用时,找出明显耗时的题型。预计用时:1-2天。

4.对于明显耗时和错误率仍高的题目,继续做题库,这个阶段应注意进一步总结分析答题技巧,更重要的是要在答题速度上有所追求。预计用时3-5天。

5.这个阶段开始接触真题,找出近五年的真题,每天做1-2套模拟题,1套真题,计时,2小时后必须搁笔,计算分数。同时每天抽出1个小时以往的错题,找出原因。如果学有余力的,可以针对性继续做一些专项练习。预计用时:5天。

6.休息1天,放松自己,不要做题,抽空看看一些做过的试卷即可。

7.参加考试。

此外还有一些忠告,对于法律、常识这种纯考知识量的题型,不用过于纠结,有余力就多做题库,没余力就正常做试卷就行了(特殊岗位不适用)。

第四,对于申论,有如下建议:

1.抄。抄模拟题范文,抄社论,每天至少抄两篇,书读百遍其义自现,先抄个5天,抄的时候要用心去理解,切忌带着自满或嘲笑的情绪去抄,也千万不能无脑誊写。

2.抄了十篇之后,基本对于写作的架构、行文方式、习惯用语等有个大概的了解,这个阶段开始看,看抄过的文章的逻辑、层次、角度等,脸皮够厚的可以找个人来给他讲解。预计用时3天。

3.写。按照考题每天写两份,注意把前两个环节训练出来的东西用上去,写好了找个人看,让别人给你提意见。预计用时:3天。

4.对比着写。找出近三年的真题来写,每天1套,同时抄一份范文,自己先对比,然后拿给别人看,让别人比较优劣,提提意见。预计用时:3天。

5.休息一天。

6.参加考试。

一、要分析行测不能提高的原因

行测不能提高,总体而言有两个方面原因。一个是硬性方面,即基础,甚至智力水平。行测主要考察语言能力、数学运算以及逻辑思维,基本不涉及大学的知识,但是高中及以前的基础越好,行测的天花板会越高,这一点在数学方面表现尤其突出。楼上有人说数学不能丢分,都是送分题,但是实际情况来看,有很多人数学从小学就不及格,更别说做行测的数学了。行测数学的确比较简单,基本上都是初中数学,但是这个数学不是仅仅要求掌握公式,更考察一种数学思维能力,而很多人真不具备这种能力。当然语文也可能不知道某个词的意思,这个只能靠积累,也属于天花板,很难短期提高。另一个是丢了“不该丢”的分,还不自知。我曾经问过很多行测不好的人,“哪个板块感觉困难,哪个感觉比较好”,回答往往是一致的,数学和资料分析不好,语文逻辑还行。实际的结果看,他的语文逻辑两个版块都错了15个左右,如果按照0.6分一个计算,仅这两项就丢掉18分;加上数学不会做,资料分析按照顺序做不完,常识题复习了也白搭,基本上行测不及格就很正常了。这种“感觉好”,是因为他觉得语文逻辑好歹我会做,而数学完全看不懂。但公考作为淘汰性考试,不是要考某个分数线,而是要考过别人,所以感觉好没用,这个部分有竞争力才是王道。</p><p> 所以这样就能了解了,很多人一方面硬性的东西比较差,数学不好,常识抓瞎;而在“智力”和“能力”范围内的:例如语文、逻辑、资料分析,又不能做到精益求精,不具备压倒性优势的正确率,总分当然没有优势了。我想强调一下,资料分析不是“硬性”的范畴,资料分析首先不像数学那样难,掌握基本的计算步骤、给足够的时间你一定会做;其次资料分析答案不像语文那样有时候感觉模棱两可,你算出来了就一定是的,这种题你有什么理由来错?我一直认为资料分析就是该拿满分的,事实上我在正式考试的时候真的做到过,你也一定能做到!

因此,对于数学天生不好的人而言,语文、逻辑和资料分析是的救命稻草,语文逻辑不存在像数学那种讲了都不懂的情况,是完全能够通过不断精细化复习来大幅度提高的。剩下的数学可以依靠抓住重点的方式,练好掌握几类常考的题型,其他的听天由命;常识题其实也不是完全都考背的东西,有很大一部分还是会考察对马哲的运用、诗词俗语的类比,以及可以用常理推断的法律题;此外再在网上搜集一下去年和当年的时事政治常识复习一下即可。

反过来讲,我们按照板块逐一分析我们的竞争力,常识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面临同样的境况;语文逻辑资料分析不存在天花板;数学是有天花板,我就复习那么几个类型抓5分。这样看起来,和顶尖高手相比,的天花板就在于数学那10分,但是如果能每个部分做到就已经很有竞争力了。关键在于你在没有天花板的语文逻辑资料分析上,能不能成为顶尖。数学拖后腿已经拖到蛋上了,别的部分要是不能成为顶尖,就真没救了。

二、整体的注意事项

统计内容包括正确率以及每个部分的时间。这个工作其实非常重要,有人觉得稀里糊涂总是做不完,有人觉得浑浑噩噩不知道哪个部分拖了后腿,靠这个办法都能得到答案。

我高中班主任对我说过一句话,对我多年的学习生涯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:“你可以来问我学习方法,但是你别问我:化学该怎么学?我的化学成绩为什么不能提高?”因为如果你问这么宏观的问题,说明你对你自己的问题没有进行思考,没有进行细化。很多问题一旦细化,你不用请教别人就能找到解决办法。而这种统计,就是为了找到原因,统计越详细,原因也会找得更细,相应的对策也会更有针对性。

2.一些细节习惯

行测题量大,所以细节其实很重要。 ,每次做题我都会高度仿真,考试是个什么状况我就会模拟什么状况,例如机读卡的墨团,平时练习的时候就在试卷上涂上。第二,不管是行测还是申论,题干里面说了几层意思、问题是什么,都养成习惯勾画一下,很多人说这道题是我粗心了,那道题是我粗心了,就不以为意,其实减少粗心也是一门技术活儿,你总结一下,粗心其实也是会有类型的,再说了,考试的时候本来有些问题就问得很绕,比如逻辑部分的“以下哪个选项不能支持以上结论”,很容易看错的;再比如,资料分析里面,材料中很多条件就很容易混淆,勾画下来,动笔计算前结合题目核实一下是不是这个条件,磨刀不误砍柴工。第三,对于跳过的题目,打不同的记号,有些题目是完全不可能会做的、有些是已经感觉很接近了但是时间有限只能先放弃、有些题目做了但是拿不准,这样如果后真有时间回头就能有的放矢知道先看哪些题目。



3.总结题海战术有没有用?有用。但是不是大多数人心里认为的那样来用。大多数人只是用题海战术来寻找充实感,通过做题来寻找心理上的安慰。要真正让题海战术得到提高——尤其是语文逻辑和资料分析,全靠总结。我们做完题,不能光统计各成绩,沾沾自喜或者妄自菲薄就到此为止,应该回头看看每个题为什么会错。对错题原因的总结也不能仅仅限于“哦,这个题是这个意思”然后就过了,应当回想一下,你当时选择的时候是怎么考虑的,为什么你的思路是错的?因为你做过的题不可能会考到,但是思路是通用的。举个例子,选词填空里面,有时候上下文是有一个暗示的;或者文段很长,给了你一个语境,这样你不能只选择语法正确的,你还要选择适合语境的;比如有些搭配就是错的,两个选项“驳斥”和“粉碎”,题干里面搭配的宾语是“偏见和谣言”,如果选驳斥,可以搭配谣言,但是不能搭配偏见,所以只能选“粉碎”;有些搭配错得显而易见,但是句子太长,冲淡了主干,再加上给你设置点陷阱,还是很容易选错;有的时候三个空,前两个都是对的,但是第三个是错的,也很容易误导人。再举个例子:段落阅读里面,有时候考察的是你把握主旨句的能力;有时候考察的是你能否正确分析出题干的层次;有时候选项断章取义、有时候偷梁换柱、有时候画蛇添足。你就要去找出一个个陷阱,才能选出正确的答案。一句话,你必须为你的抉择找到依据。而总结的过程,就是为你脑子里的“依据”在不断的积累。很多时候,我们其实并不纠结四个选项,而仅仅在两个选项之间纠结,而选择的过程往往都是,两个选项翻来覆去的读,后凭直觉选择一个答案。而这种行为并没有科学的根据。你通过总结,不断总结出出题人设置陷阱的套路、你做错的套路、分析题干的方法,这样你再纠结两个选项的时候,用这些套路一个一个的排除,终选择出来的才是对的。

4.先国考后省考

省考一般比国考简单,但是时间都是120分钟。所以我通常会先做一两本国考试卷,再做省考,这时候你会觉得省考简直太简单。这个道理类似于少林寺的武僧们练功时候腿上帮上砖头,有一天取下砖头发现自己身轻如燕了一样。当然,前提是不管做什么卷子,还是要坚持总结,否则不会有任何提高。

5.做题顺序

有人说行测的题量就是让人做不完的,我认为有道理。一方面是题量太大做不完,一方面是每个题分值不同而且题型也有你擅长的和不擅长的。所以要学会舍弃,保证重要的、分值高的、你也能拿到的分一定要尽可能拿到,拿不到的嘛,我何必硬着头皮去耽误时间呢。

所以我个人建议的做题顺序是:语文、逻辑、数学、资料分析。图形推理和常识题后来做。如果你的数学是那种一道题不会的,数学就相应调整到后去做。反正后都属于听天由命型的。我解释一下这么做的原因。首先是要考虑到考试状态的问题,考试过程也是一个大脑逐渐进入状态的过程,如果一上来先做资料分析这种条件纷繁复杂的计算题目,很容易因为状态不够投入而犯错,而语文相对不那么要状态。然后是逻辑,逻辑兼具语文和数学的思维,相当于是一个过渡。过渡完了就可以开始数学运算了,数学打算放弃的就做资料分析。

其次,图形推理后来做。因为图形推理是一种逆向思维的题目,主要方法是靠猜,一种思路一种思路的去试,所以很容易深陷其中,加上本身分值也不是很高,所以往往成为鸡肋:已经试了5种方法了,花了快5分钟了,感觉越来越接近正确答案了,你说你到底是继续呢?还是放弃?所以放后,靠运气,对了就对了,不对反正分值也没前面高,机会成本不大。

后,常识题我之前提到过,常识题并不是全部都考记忆类的东西,也考理解分析的东西,但是放弃原因和图形推理差不多,一是分值不高,二是毕竟常识里面还是很大部分要靠猜测的。反正后时间不够都是靠猜的,还是放后去吧。总之,先去做值得做的,分值高的,对自己而言靠谱的。

6.复习环节,以及笔记。

复习的过程我一般会在考前两个多月开始准备。但是,我说的这个前提是,我有很完整的、完善的复习计划,我很清楚我要干嘛,甚至我知道该用什么方法来检验复习成果,而且我有很多笔记和资料。所以如果你没有,可能你的时间还需要更多。 我说一下裸考的事情。也许有人对我这个时间嗤之以鼻,也许你周围有人告诉你他就是裸考的。但是每个人情况不同——基础不同、目标也不同。你不能因为之前的复习没有效果就认为裸考才是正道,就好像你不能看到隔壁中了,或是思聪老公生下来就有钱而否认你努力工作挣钱一样。你既然靠目前的能力还不能达成你的目标,就只能脚踏实地的想办法提高。一般我的复习过程分两大部分,个部分是专项训练,第二个部分是刷卷子。个部分就我个人而言,我一般只看数学和逻辑里面的推理部分,因为涉及到公式,久了容易忘。这个部分也包括整理一些常识的东西进行记忆。我复习的素材一般都是我自己到处去整理的,从来没有书,因为书其实作用很小,你可以试试。现在整理到了什么程度,我认为我如果自己去编一本教材现在应该没什么问题。这个步骤的复习过程就有点像以前的单元练习,基础知识的掌握,然后练题,练题过程中可能你会发现一些有用的公式和技巧,你记录下来,补充到你的基础知识里面去。第二个部分是刷卷子。但是可能要提醒你的是,公考刷卷子和高考刷卷子有很大区别,高考刷卷子可以让你在高考中做到很多换汤不换药的真题;但是公考你不会遇到这种情况,你只会遇到相同的陷阱,相同的分析方法,但是具体题目你永远遇不到的。所以,还是前面说的,总结,总结,真心重要。刷卷子后一个阶段,我会做真题做真题的目的是为了”检验“。因为每年预测题都有很多,但是预测题一个是因为确实不如真题那么规范,模棱两可的题目会存在,另一个是因为预测题有时候难有时候简单,所以你的成绩也会起伏不定,终你很难根据平时做的分数来正确评价自己复习是否取得效果。但是真题可以,因为真题可以进行横向的比较。某一次的真题比如你做了70,你起码可以在网上知道那一次大部分人是个什么水平,你的70是个什么水平,你的档次提高了没有。只是有一点,真题毕竟是有限的,甚至你自己就做过很多真题,有的答案你已经知道了。这个时候,你需要自己把握,这个题你按照目前复习掌握的能力,是否真的会做。比如我遇到一个题,我如果能知道这个题是我掌握的某个公式,那我会认认真真算一遍,即使我知道答案就是A。如果一个题我知道我还是做不了,我还是会按照已经掌握的办法去认认真真算一遍,即使我知道答案就是A,即使我也知道我算了也算不出来,但是我会揣摩我考试时候的想法和做法来做一次。

复习过程中,要做好笔记。笔记里面可以有公式,有解题技巧,有你的心得体会,有你自己粗心犯错的原因。公考半年才一次,每次你都从零开始的话,就好像一壶水每次从常温开始烧半个小时,永远你都烧不开。不断的打好基础,才能保证每次用同样的时间不断提高。我每次开始复习的时候几乎就是看自己的笔记。

如果您也存在同样的疑惑问题,可以加老师微信详细咨询
南昌考研/公务员相关信息
2021-12-28
2021-11-02
2021-09-23
2021-09-22
2021-09-18
2021-09-17
2021-09-17
2021-09-16
注册时间:2019年11月08日
UID:657570
---------- 认证信息 ----------
手机已认证
查看用户主页